很高興這次邀請到口語傳播系的劉文英教授,分享「職場 簡報技巧」。

劉教授提到簡報之所以無法順利進行,主要原因是練習不夠。

其中也不要有太多的贅字,例如那,然後,恩...這些都屬於冗長贅字。

教授也分享給我們她的自身經驗,曾經也是上台講話時非常緊張,腦袋一片 空白,

甚至身體不住颤抖,唯一能排除這些情況就是要有足夠的練習,

一定要自己嘴巴說出來,自己耳朵能清楚聽見自己講的話語,

教授分享我們可以藉由影集欣賞,如何辨識說話的非口語訊息:

Lie to me 第一季 (別對我說謊)、Dr. Bull 律政狂牛

教授告訴我們演講的時候 必須:

毫不費力 讓聽眾清楚聽到,必要的時候準備擴音設備。

背對觀眾 或念稿 5~10秒就會令觀眾心思拖鉤。

對著聽眾可以分九宮格依序分配眼神且平均而堅定。

6句話可以打動聽眾,speaker要善意親近與觀眾具有相似性,要有專業經驗

要與觀眾要有目的且具有相關性與一定的急迫。對觀眾可以一開始表達善意,真心問好,談論自己跟聽眾的連結,

確認每張投影片 是否能幫助聽眾,符合相關急迫,可以幫到觀眾能趨吉避凶。

要能強調專業與經驗並提供對方,表現自己憑什麼,再來就是道具齊全、依循規則、張開耳朵,聽自己說話內容,

最好是站著演練,讓手勢自己長出來。大聲演練,強迫表達活力自信。連續演練,避免卡到不知道怎麼辦。最後對著活人演練,即時回應即時修改。

講座心得:

今天口語傳播系的劉教授講授內容非常吸引我的注意,聽著劉教授活潑生動的表達,

真的一場精彩的表演的感覺,內容也對我們非常有幫助,其中對於不費力的讓觀眾清楚聽到。

這部分非常的有感。以往我在工作的時候是幫客戶做產品介紹或是功能教育訓練說明,

往往一講就是好幾個小時,甚至要維持一整天,有時候人多的時候也沒注意需要準備擴音設備,

一講完回家都啞了,或者是講沒多久就開始咳,影響教學品質,聽到劉教授說的突然恍然大悟,

以往都逞強沒有準備擴音設備的關係。另外就是多練習,這部分我也是深深的有感觸,

不過教授要我們上場的時候可以準備大抄,但不要是逐字稿,這我也有深刻體會,逐字稿最後一點都無法派上用場,不如提詞的大綱式的文字。

今天真的非常榮幸能聽到劉教授的分享,也希望未來也能聽到劉教授來分享更多更多的口語表達甚至對觀眾的反應分析等技巧分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網路創業者 阿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